VDF Q&A

Q1:创建MD通道失败

MD需要依赖IVE算子,默认kernel没有打开IVE,需要kernel配置CONFIG_MS_IVE = y。

Q2:动检收敛比较慢如何排查

动检收敛慢具体表现为动态画面静止后还是会触发较长一段时间。

动检收敛速度跟2个方面有关:

1. 送入算法的数据帧率,帧率越大,收敛也越快。

2. 跟MD的运算模式有关,FRAMEDIFF模式要比SAD模式和FG模式快很多。

Q3:VDF可以和哪些模块绑定?

VDF没有output,不可以再绑定后级。

只要输出yuv420格式的模块都可以作为绑定前级。

Q4:输入VDF的yuv数据对分辨率和对齐有什么要求?

VDF对yuv数据分辨率的要求,是由设置的工作模式决定的(MD/OD/VG)。

支持的设定模式:

vdf对yuv数据分辨率需要满足设定模式的对齐要求,其它没有限制。

数据分辨率最好小一点,一般使用352(384)*288。分辨率越大,消耗cpu loading越多。

Q5:MD的FG模式、SAD模式和FRAMEDIFF模式有什么区别?

1. 前景模式(FG):以pixel为单位,对每个pixel建模;一张图像的每个pixel都会单独判断是否和模型匹配,是的话认为该pixel为背景(不动),否则为前景(运动)。每次匹配完会参考当前pixel更新模型。

优点:由于对每个pixel判断,相对比较精准。

缺点:只支持软件来做,比较耗cpu。目前用的比较少。

2. SAD模式:以block为单位(目前有3档可选:4x4,8x8,16x16),把一张图像分割成N个block;另外会建一个背景image,每张图像按block跟背景image做SAD运算,判断是否为运动区域;背景image会随时按照权重更新。

优点:有硬件算子支持,基本不耗cpu。

缺点:相对FG没那么精准。但MD输出结果还是按block方式,所以跟FG差异基本可以忽略。

3. FRAMEDIFF模式:直接前后两张图像按pixel相减对比,决定是否为运动状态。

优点:有硬件算子支持,计算简单,速度快;收敛速度也比SAD模式快很多。

缺点:相对SAD模式,应用层需要考虑的多一点。